关于故乡的资料,关于故乡的资料鲁迅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关于故乡的资料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于故乡的资料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故乡的文学常识和故事梗概?

《故乡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。小说以“我”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,按照“回故乡”——“在故乡”——“离故乡”的情节安排,依据“我”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,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,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、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。

关于故乡的资料,关于故乡的资料鲁迅

《故乡》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,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,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,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、隔膜,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、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。

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,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,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,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。

扩展资料

作者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,“想走异路,逃异地,去寻求别样的人们”(《(呐喊)自序》)。1919年12月,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。从《鲁迅日记》中可以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:1919年9月,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,添了些钱,买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。11月修葺完毕,21日“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”。

26日鲁迅“上书请归省”。12月1日,由北京动身回老家,4日晚“抵绍兴城,即乘轿回家”,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,大约住了二十来天。12月24日“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”。29日中午抵达北京,“下午俱到家”。往返大约29天。

《故乡》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。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,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。

《故乡》创作于1921年1月,最初发表于《新青年》杂志第九卷第一号,后来由作者编入小说集《呐喊》。

故乡描写了什么十年间?

故乡描写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,萧条,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。《故乡》这篇小说以“我”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,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,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,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的深沉忧虑,以及渴望改造旧社会,创造新生活的愿望。

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、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,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。1919年12月,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,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,带着母亲、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。这次回到乡间,幼年的伙伴、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。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,已是满脸皱纹,形容憔悴,讲述了“农村做人总是难,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”的悲惨处境,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。

后来,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,艺术地再现于小说《故乡》之中,并以章闰水为原型,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。

十年间,故乡变化很大。城市化进程加快,老房子被拆除,高楼林立。远处的小山被开发成风景区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村庄里的小河被清理了一新,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。农田被整合,种植了新的作物,产量也大幅提升。交通便利,路上汽车络绎不绝。村里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,过去的贫困不再是问题。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,工业废气和垃圾处理成了新的难题。故乡的变化让人感慨万千,时代在前进,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故乡的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故乡的资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