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汉语复习资料,古代汉语必考重点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学习古代汉语应掌握哪些工具书?

检字法:即查字法。工具书或其他书里的文字排列次序的检查方法。检查汉字常用的有部首检字法、音序检字法、笔画检字法、四角号码检字法等。 20+6形符检字法是新发明的一种简明、精确、高效检索汉字的编码检字法,其检字编码与打字编码统一。一般说来,古汉语字典或词典比较常用的检字法有:部首检字法、音序检字法、笔画检字法。

古代汉语复习资料,古代汉语必考重点

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特征?

汉字大致经历了7个阶段,各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点是:

1、甲骨文。殷商后期,“表意符号”演变成了成了比较定型的“甲骨文”,就是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,这是“汉字”的第一个阶段,也是“现代汉字”的祖先。甲骨文笔道细、直笔多、转折处多。

2、金文。西周时期,青铜器开始大量使用,出现了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——“金文”,也叫钟鼎文和石鼓文。金文笔道肥粗,弯笔多,团块多。

3、篆书。秦朝统一文字,统一度量,宰相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并删繁就简,美化加工,形成了“篆书”,也称为“秦篆”,是小篆、大篆的合称。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,逐渐开始在轮廓、笔划、结构方面定型,象形意味消弱,使文字更加符号化。

4、隶书,西汉时期,开始流行隶书,称之为“汉隶”。隶书发挥了毛笔的书写特点,出现了“蚕头雁尾”的波折之笔,书写起来轻松自如。

5、楷书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晋代的王羲之,王献之父子创造了楷书。楷书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,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,去掉了“蚕头燕尾”。使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了下来,当时被称为“真书”,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,改称为楷书。

6、草书。汉初至唐代,汉字先后出现了“章草”、“今草”、“狂草”等草体。草书的特点是书写快捷,流动顺畅,一气呵成,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。

7、行书。从晋代开始,出现了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汉字就是“行书”。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,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,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,字体书写灵活贯通,因此是至今仍然最受大众喜欢、最常用的一种汉字字体。

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有哪些被动表示法?

被动句

被动句:文言文中,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,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.常见被动句有两大类,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,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;一种是无标志的被动句,往往需要结合文意来判断.

1、有标志的被动句

① 而君幸于赵王.(……于……)

②秦城恐不可得,徒见欺.(……见……)

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.(……见……于……)

④受制于人.(……受……于……)

⑤为天下笑,何也?(为)

⑥羸兵为人马所蹈藉.(为……所……)(典型的被动句)

⑦若属皆为所虏.(……为所……)

古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情况有哪些?

一是表比喻,例如:其一犬坐于前。犬这个名词作了坐的状语,比喻狼像狗一样地坐着。

二是表处所,例如:东市买骏马。东市这个名词作了买的状语,表示了买马的处所。

三是表动作的频率,例文: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。日这个名词作了扳的状语,表示扳的频率。

古代汉语中:征、伐、侵、袭、攻的区别?

征、伐、侵、袭、攻的区别:是一组近义词,征带有褒义,最初用于天子攻诸侯,攻无道者。侵和袭带有贬义。伐是中性的,后来由于常同征连用,也带有褒义了“征伐以讨其不然”。

征和伐是公开的、大张旗鼓的军事行动;侵和袭是不宣而战的秘密军事行动,袭比侵更富于隐藏性和突然性,是偷袭。攻是攻打,多指具体攻打某个地区或城市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