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推拿资料表(20180729小儿推拿1)

今天给各位分享小儿推拿资料表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20180729小儿推拿1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  • 1、小儿推拿小儿推拿三字经
  • 2、正规小儿推拿培训学校需要学习什么内容
  • 3、小儿发热推拿手法图解步骤

小儿推拿小儿推拿三字经

1、源流:清代徐谦光着有《推拿三字经》,创立了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,建国后,由着名小儿推拿专家李德修先生继承发扬并发展创新,是当今小儿推拿的重要流派之一,其疗效享誉国内外。

小儿推拿资料表(20180729小儿推拿1)

2、小儿推拿三字经派源于山东,历史悠久,是当今山东省小儿推拿三大学派之一。其特点是取穴少,用独穴,推时长,手法简练,疗效显著,备受国内关注。清光绪年间,徐谦光著《推拿三字经》,创立了推拿三字经学派,该学派通治成人、小儿之疾。

3、在赵镒秋的推动下,该书更名为《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》,为小儿推拿疗法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4、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不包括捏法。手法:推、拿、揉、运、捣、掐、分、和、捏。补法-(补)向心推。泻法-(清)离心推(例外:小清天河水,向心推也为泻)。清补-(清补)来回推。当你搞不清楚该补该泻时,就来回推,这就是推拿和针灸的双向调节功能,是药剂治疗不可比的。

正规小儿推拿培训学校需要学习什么内容

小儿推拿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涵盖理论学习、穴位学习、手法训练、临床实践、案例分析、安全教育、沟通技巧、职业素养和考核评估等多个方面。其中,理论学习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、儿科基础知识以及小儿推拿的原理和作用机制。穴位学习则需要学员识别和掌握小儿常用穴位的位置、作用及操作方法。

首先,培训者需要学习职业素质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,这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中遵循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。其次,中医理论知识、小儿生理病理、经络穴位和推拿手法是培训的核心内容,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儿推拿的原理。接着,中医基础理论、辨证论治、小儿推拿疏通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推拿效果至关重要。

小儿推拿通常去正规的中医学院学习,在正规的中医学院可以学习到更加专业的推拿手法和推拿知识,医生的技术手法也比较专业,毕竟中医学院的教师团队也是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医师。

小儿推拿师需掌握中医基础理论、小儿生理病理特点、推拿手法、穴位知识、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及心理学知识。中医理论是实践基础,了解小儿特点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。推拿手法需熟练掌握,根据小儿具体情况灵活运用。穴位知识是调节身体机能的关键,正确刺激穴位能预防和治疗疾病。

小儿发热推拿手法图解步骤

1、以下手法适用于积食发热:掐揉四横纹 位置: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。操作:左手握孩子腕部,右手拇指与食指相对,以拇指指甲掐小儿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,掐后加揉,以缓解不适。掐揉5次。作用:化积消胀,退热除烦。揉板门 位置:手掌大鱼际。

2、开天门:位于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的直线被称为天门穴。通过两拇指从下往上交替直推,称为推攒竹或开天门。反复推30至50次。此法有助于发汗解表,开窍醒神。 推坎宫:眉头至眉梢的横向线为坎宫。用两拇指从眉心向眉梢分推,称为推坎宫。推50至100次。具有疏风解表的效果。

3、风池:按揉20-30次,拿2-3次,用拿法,用于感冒无汗,头痛发热。实热证,汗不出。先揉后拿,出汗快。大椎:1-2分钟,清热解表,用于感冒发热,咳嗽呕吐等。主要清上焦热。点刺用于高热退烧。1肩井:解表发汗,汗出有效,是推拿总收法。

4、平肝清肺3~4分钟 位置:肝经位于食指掌面;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。操作:按照如图所示方向从指跟向指尖推。逆八卦2分钟 操作手法:按照如图方向进行推拿,从红色点开始,但要注意在蓝色点位置不用力,略过去。

关于小儿推拿资料表和20180729小儿推拿1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相关推荐